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一系列组合拳正产生重大成效,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预期稳定,金融业、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在稳步的恢复。
会议指出,我国疫情防控的形势总体平稳,实体经济活动逐步改善;疫情对通胀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中国不具备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疫情影响是短期的、总体可控的
统计显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13%,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出口分别下降24.5%、20.5%和15.9%,物价指数继续在5%以上高位运行。但从主要指标变化的性质及走势看,疫情冲击是短期的、总体可控的,而且部分影响反映了抗击疫情需要付出的代价,无需放大其负面影响。
一是1—2月份主要指标占全年总量较小,后期弥补损失的机会较大;
二是经济规模依然可观,自我修复能力强;
三是农业生产受影响较小,农产品供给基本稳定;
四是部分消费被延迟或抑制,疫情过后有可能出现补偿性增长;
五是部分行业加快了去库存步伐,为以后发展腾挪出了空间。
政达投资政信研究小组分析,通常来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年比重不足9%。随着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及专项债偏向基建的作用下,投资力度将不断加大,投资短期下降的局面将逐步扭转。
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依然坚实
陈雨露表示,疫情对供给的影响、对通胀的影响可能还会短期持续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民经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产会逐渐跟上来,商品供给正在逐步改善,物价整体的形势将会逐渐趋于缓和,在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预计会出现逐季下降的态势。
同时,陈雨露强调,物价能不能够稳定,还是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基本平衡的,所以不存在长期通胀或者通缩的基础。
政达投资政信研究小组分析,目前我国抗击疫情已经取得成效,随着复工比例的进一步提升,基本物资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不存在供需不平衡导致的通胀或通缩,预计未来几个月以CPI为表象的通胀压力会逐渐减缓。
政达投资作为国际政信金融专业居间商,秉持为投资者负责,连接投资人与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并分享建设红利。政信为本,创利为民!
下一篇: 4月CPI同比涨幅重回“3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