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聚焦脱贫攻坚、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鼓励地方依法合规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投入补短板重大项目。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被称为PPP模式。PPP如何规范有序推进,在补短板重大项目上发挥更大作用?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云南省的做法是放低姿态,虚心向社会资本和智库机构学习,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通过PPP模式吸引了像政信投资集团这样的社会资本为美丽云南建设添砖加瓦。
云南汇聚多方力量补短板 政信金融频献力
PPP一头连着财政资金,一头连着社会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模式已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今年4月,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对全球135个经济体的PPP政策法规和实践做了评估,中国的PPP实践获得了好评。在具体项目实施中,不少地方也尝到了PPP模式的甜头。
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和专业人才,而PPP模式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路径。除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云南省很多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也都采取了PPP模式。当地政府相关领导表示,只有汇聚多方力量,尽快补上农业基础设施的短板,才能加快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作为社会资本方政信投资集团在与云南省相关地区的PPP项目合作过程中,全力释放政信金融深化服务优势,不仅出资而且献智,从工程设计施工到专业化运营服务再到后期退出机制,已经实现了投融建管退一体化全闭环服务。政信投资集团政信投资部人士指出,政信金融以PPP模式为载体,有效减轻了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而且撬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汇聚多方力量补齐短板,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间接增加了财政收入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政信投资集团三大坚持: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
截至到今年第三季度,云南省进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426个,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有86个项目被列为财政部PPP示范项目,投资额为2983.62亿元。这些项目涵盖17个领域,既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也包括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全省统筹做好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工作,打赢三大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PPP是一个好机制,关键是要充分运用造福民生”。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认为,PPP一头连着财政资金一头连着社会资本,云南省想要通过PPP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不仅需要政府自身要保证财政资金能够作为引导资金,还要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到区域发展规划、项目顶层设计等方方面面。
为了集合全国顶尖PPP智库资源为云南PPP模式的发展贡献智慧,力推PPP模式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政信投资集团与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于今年在云南昆明联合主办了“中国PPP投资论坛--云南产城融合发展论坛”。
论坛上政信投资集团代表明晰定位了作为“国际政信金融深化服务专家”所担负的任务,表示会为云南引入先进的PPP经验、先进的产城融合模式,更好地为云南各地发展提供助力,成为各级政府的好帮手、好参谋。
政信投资集团近几年来积极配合云南省政府,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牛鼻子”,配合云南各级政府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落实,为云南地方政府提供政信金融服务。政信投资集团表示将以三大坚持与云南各地携手共同发展:坚持不为政府引入债务,并做好城市建设;坚持为地方导入优势资源,发展产业,发展宜居城市,促进地方长远发展;坚持与国内权威的科研机构、学术机构、投资机构及产业领袖合作,做好“产城融合”的规划、设计、投资、运营。帮助地方国资企业改制,引入混合所有制,做好资产管理,使地方国资企业焕发生机。通过TOT模式帮助地方化解存量债务,使地方又稳又快地发展。
下一篇: 政企合力过融资坎 确立前提后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