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政达集团!
首页 > 财经资讯 >文章详情

“土地财政”为明日黄花 “产城融合”大时代终将到来

来源: 2018-11-20 分享:

“土地财政”靠不住了

 

由于“土地财政”被“房价”、“腐败”、“泡沫”等敏感的社会话题所绑架,摒弃“土地财政”,几乎成为学界和舆论界一边倒的共识。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表示,我们不得不承认,“土地财政”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表示,“土地财政”是耶、非耶?学界对此有不同的声音。有声音认为,是“土地财政”让中国崛起,完成了原始积累。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认为,政策具有两面性是客观必然,“土地财政”政策也不例外。该政策能在中国被施行二十余年,必然有其合理性,不能因为其现在暴露出了负面影响就将其“一棍子”打死。“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土地财政’时代之后,地方政府要如何引导社会资本精耕细作,如何引导社会经济发展?”

 

政府精细耕作土地 实现“产城融合”

 

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表示,摈弃“土地财政”后,地方政府应大力提倡“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与社会资本携手对产业和土地进行“精耕细作”,进而吸引人口,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有成功实践作为支撑。早在去年1月2日,《江西日报》头版以《全年未出让一宗商业用地 县域经济质量提升百花艳 贵溪摆脱土地财政加快转型升级》为题,重点推荐贵溪市以创新为动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做优做强市属经济,摆脱土地财政束缚,实现县域经济逆势上扬的发展典型和经验做法。

 

贵溪再次跻身“全国百强县”依托江铜等优势企业,贵溪精准招商,配套铜精深加工上下游企业,把铜文章做到极致,精深加工后的铜产品增值40倍。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认为,从贵溪市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必须要依托新的城市经济生长点。要把握产业趋势,这就需要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准确定位符合区域持续发展的产业,加强城市功能配套,将城市资源与产业优势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引领经济增长动力转化。而这仅仅是城市实现优质城镇化进程跨域的基础。

 

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表示,富民强市,离不开坚实的工业基础,而工业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依托具有强大产业集聚效应的平台载体。构建这一载体的过程就是新型城镇化的过程,要以创新和科技为引领,同时需要引进资金和人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突出创新和科技要素,聚焦新兴产业、聚焦特色产业、聚焦传统产业升级、聚焦高端要素配置,适应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大业态,这样才能形成“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载体。

 

这一过程实质上也就是突破传统城镇创新不足、发展乏力以及由粗放式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环境、人才和城市发展等问题的过程。这有利于传统城镇转型升级、提升新型城镇核心竞争力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和宜居、宜业城市新模式。

 

“一言概之,城市要通过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水平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打,以高端服务业集聚为手段,实现跨越式的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这样表示。

相关文章推荐: